与一般较平整的基坑施工场地相比,重庆地区地势高差大,且施工中经常遇到基坑边为高边坡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更考验基坑支护的安全性。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伏牛溪站~金鳌山站17#、18#承台基坑为例,介绍钢板桩支护在临近高边坡的深基坑中的应用。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高边坡施工段,伏牛溪站~金鳌山站区间起止桩号为DK32+667.095~DK34+724.714,全长2058m。受伏牛溪河道影响,E17、E18桩基及承台位于河道中,为方便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前已对河道进行了回填,并修筑排水明渠改道引流。17号桥墩承位于伏牛溪河道中间,南侧紧靠油府路,油府路高出17号承台地面8m左右。且距离承台边缘只有1m左右。18号桥墩承位于伏牛溪河道西岸,南侧紧靠油府路。场地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
17#承台临近油府路侧已喷锚的坡面
18#承台临近油府路侧
填土后地面标高为208.4m,承台底标高为197.524m,地面至承台底约为11m,采用15m拉森Ⅳw型钢板桩支护,设置2道支撑,2道支撑均为H400型钢支撑。
施工难点:设计院原方案为角撑加对撑,单根对撑中间加型钢立柱,立柱与灌注桩位置冲突,难以施工;而且对撑与墩身冲突, 影响墩身施工。
解决方法:我司通过计算,优化了原设计方案,取消了中间对撑。
设计院原支撑平面布置方案
我司优化后支撑平面布置方案
施工难点:17#、18#承台临近道路,而且高差相差8-9m,对围堰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承台临近道路侧对坡面进行喷锚加固,加强坡面稳定。
基坑边坡面防护
施工难点:因围堰临近道路,而高差较大,业主认为钢板桩支护与型钢围檩之间背填传力件采用型钢安全系数不高。
解决方法:安装好围檩与支撑后,在围檩与钢板桩支护间浇筑混凝土,达到围檩与钢板桩支护之间完全密实。
混泥土背填
钢板桩支护后基坑施工图片
钢板桩与钢支撑已完成施工,根据监测信息,钢板桩变形小于15mm,钢板桩与钢支撑变形均在规范允许范围,有效地保证了基坑的安全施工。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